Saturday, March 29, 2008

男孩們心裡的火

讀了雜誌, 看到一篇文章, 談到一篇網誌「怒插港男 - 失去搖滾樂的城市」
談到Rock&Roll, 談到Beyond, 談到「男孩們心裡的火」

多少認同作者的看法

不知是什麼時候, 香港人沒有了天真的夢, 沒有了一顆赤的心
曾經有一次, 一大群人唱k歌, 點到beyond, 竟然給人說老餅

beyond的歌己是一種老歌, 在港沒几多人能寫那些歌, 或者市場已經不再需要另一個beyond, 或者是我不知是沒有demand還是沒有supply

不過在港學彈結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不過好像是女生的多....), 學結他的又會愛彈beyond, 也會愛beyond

我覺得是我們的社會讓我們的火滅了

攪抗戰, 攪和平, 攪學運, 攪民運, 攪民主......這些還實際嗎.....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經歷了動蕩的年代, 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攪那些的, 有多少有好結果, 於是多叫我們幹得實際些; 前人的經驗亦給了我們參考, 這麼多年來, 几多個努力後, 得變好如beyond?還不是「做隻貓做隻狗」那些搵錢容易, 生活比較好

整個都是消費社會, 那些遊戲機大行其道, 每人手上拿著一部打打打(尤其那些小孩和父母), 那管我們的社會變得如何; 再痛, 也不如躲進遊戲的虛擬世界, 尋找滿足感; 產品廣告到處皆是, 都讓我們沉醉當中....

男孩即使有火, 都給壓抑, 或給現實的例子消磨下去.....

ps:此blog謂之welcomefire, 亦即歡迎各位有夢, 希望各位帶著一顆赤火的心, 帶著一個夢
ps:有興趣者, 看到
http://following-the-wind.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html
另加 五月天 -- 約翰藍儂

Wednesday, March 26, 2008

印度婆羅門的四時期 -- 出家

第一個時期 --學生期
.約7, 8歲
.離開家庭, 接受專人教授
.一直修練到20歲左右, 一邊學習, 一邊助理家務
.生活全靠托缽, 過著嚴格的獨身生活
--陶冶人格的時期, 亦稱梵行期

第二個時期 --家居期
.約20歲
.返回家庭, 開始婚姻生活
.經營生產
.從事家務
.生兒育女, 延續家系
.奉養父母師表
.布施托缽者
.遵守法紀道德

第三個時期 --林棲期
.履行家庭義務後; 待繼承者修完學生期且力繼承家業能力時
.自行過著隱居生活
.居於森林, 不事生產, 專食野穀果實
.過最自然的生活
.專心從事哲學思想, 宗教體驗

第四個時期 --雲遊期
.完成第三期林中修行和研究, 得解脫後, 在沒什麼可學的時候
.離開森林, 以一杖一缽雲遊四方
.過一無所有, 居無定處的生活

Friday, March 21, 2008

Sound of Silence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這道歌, 我小時候已經聽過, 是在看電影重播時聽到的, 那時不懂得該套電影的內容, 也聽不懂歌曲的意思, 只是覺得音樂的旋律是一絲憂怨

那套電影是<<畢業生>>

長大了, 還是想不明白那套電影, 因為還沒有再看一次
反而歌是聽懂了一些
第一句歌詞已經叫我變得沉默, "你好, 黑暗, 我的老朋友", 原來我跟黑暗是老朋友, 還是一位很久沒見的老朋友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我又再次回來和你談話了....這兩句已像說出一個想擺脫黑暗或過去的人失敗了, 又再回到起點和黑暗對話

往後的歌詞更是苦澀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正值青春的我的那時, 聽到的盡是孤獨的聲音, 孤獨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得自己, 每個人都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沒有了分享; 如果有都是一些虛假的分享

我沒有再去了解首歌再背後的意義和故事, 因此也沒有再刻意去找那套電影去看, 因為我覺得這首歌對我已經足夠, 足夠得讓我自己一個人沉下去.....

我知這首歌的意思不止於此, 如果有日有心, 大可在網上搜尋一轉

Wednesday, March 19, 2008

受傷

右手掌被界傷

不知是自己力大還是該玻璃杯脆弱, 我在一個飲宴中, 輕輕手執玻璃杯, 還未吃第一道菜, 突然我的玻璃杯便從我的手中破裂, 頓時我的就被劃出一道口子, 血就湧出來, 我還是當呆了, 因為不信相這事件的發生

最後到了急症

原來打麻醉藥是好痛的

打第一支麻醉藥時痛得我輕輕叫了一聲.......
但最痛還不是如此....

回到家裡, 準備上床訓覺時, 許是藥力開始散去, 手掌上的痛慢慢散開....如蟻咬, 痛在骨裡, 本想著不用吃止痛藥, 不斷麻醉自己說不痛不痛....可惜這催眠法失效, 最後還是吃兩必利痛, 才能慢慢睡去.....

想不到今年這非工作性質的進院經驗增加得如此快....

Saturday, March 15, 2008

青苗


這些植物是一些苗, 不記得是蘿蔔苗還是生菜苗
我媽媽喜歡種植, 尤其食用植物, 也會種花
我也愛種植, 不過時間不多, 所以很少參予, 我打算退休後才去學習種植這回事(這是很遙遠的事情...)

我愛種植, 是因為看見這些苗, 就似是看到一種生命的力量

生命的出現不是必然的, 是偶然的
到底為什麼堅持要讓生命持續落去, 為什麼要生存下去, 究竟有什麼意義, 實在令人費解

總之就是這份綠色

Wednesday, March 12, 2008

天水圍的發展 1

之前談及天水圍, 不如就再談談她, 談談該地的發展
今次從地理及交通上說

其實一條西鐵就已經貫穿了新界西北和市區, 而往來天水圍, 元朗和屯門的時間更加提升了, 更重要的是其中三個西鐵站都鄰近工業區
不幸的是, 該兩個工業區似乎都沒有太大的發展

為什麼呢?

而看其他交通配套
剛落成不久的深西大橋, 縮短了內地(工業區?)和新界西北的往來時間, 本來想著那邊交通旺盛, 可惜效果不如理想

為什麼呢?

天水圍屯門元朗應該提供有一定的勞動人口, 問題是該勞動人口的質素又是否能夠配合
工業的發展可能已經沒有太大可能, 但或可改成工商區, 問題是有沒有資金流入, 有沒有商業家的進駐, 就我所知, 該兩個工業區各自有一個大型物流公司駐守, 是不是就因該地區的交通配套令到該公司考慮在此設立部門?

我的結論就是, 與其在天水圍發展水療中心, 不如考慮重點發展或改發元朗和屯門的工業區成為一個物流中心或工商區, 讓附近地區居住的居民, 能夠到該地工作, 縮短來往時間, 多點在家中天倫之樂

之後再談天水圍的其他發展

Saturday, March 8, 2008

五月天 <<知足>>



很喜歡 五月天這<<知足>>
在比五月天更五月天的演唱會中, 他們演這道歌更加精彩
常常我聽著這道歌都會忍不住落淚, 因為聽著他們的聲音, 我腦海想著的是一個mtv, 這不是他們原本的mtv, 而是我自己想像這首歌的mtv, 這個mtv的開首是這樣的.....

救護人員推著輪床在醫院中的長廊急速地走向婦房, 床上有一名腹大便便, 正在作動的母親, 她面上表現得很痛苦 (音樂入)[00:11.00][00:51.72][01:45.35][02:14.07]

母親在病房內抱著孩子, 含著笑流著喜悅的眼淚, 對孩子說︰「我不會放棄你的....」
[00:27.05]怎麼去擁有 一道彩虹[00:33.32]怎麼去擁抱 一夏天的風[00:39.57]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00:45.91]總是不能懂不能覺得足夠[00:55.39][03:33.75]如果我愛上 你的笑容[01:01.73][03:40.49]要怎麼收藏 要怎麼擁有[01:08.05]如果你快樂 不是為我[01:14.33][03:52.76]會不會放手其實才是擁有

深夜, 在屋內, 孩子哭醒, 母親在安慰著, 對孩子說︰「我不會放棄你的....」
終於到天亮, 母親要上班, 未能去睡, 將小孩交給鄰舍照顧
[01:19.46]當一陣風吹來風箏飛上天空
[01:26.18]為了你 而祈禱 而祝福而感動
[01:32.01]終於你身影 消失在人海盡頭
[01:39.19]才發現 笑著哭 最痛

在某一天, 在某個山丘, 母親帶著小孩, 到處歌唱, 跳跳碰碰
[01:49.14]那天你和我 那個山丘[01:55.40]那樣的唱著 那一年的歌[02:01.73]那樣的回憶 那麼足夠[02:08.03]足夠我天天都品嚐著寂寞

孩子長大了, 讀書, 出街玩, 夜返, 母親在屋中等他
孩子出外工作了, 徹夜工作, 母親為他送湯
孩子拍拖, 失戀, 回家, 母親照舊送湯, 孩子向母親發洩.....
終於孩子結婚了, 在教堂行禮
終於母親要放開手, 將孩子交給別人照顧了, 孩子快樂不再是為了母親.....
[02:38.46][03:03.67]
[02:45.17][03:10.44]
[02:50.99][03:16.22]
[02:58.15][03:23.42]

每一次聽這首歌, 我就是有這種畫面在我的腦裡不斷重演著......

Thursday, March 6, 2008

醫院的世界

早几日, 住了醫院, 不為什麼大事, 只是做些檢查
住院的一兩天, 無聊得很, 算是稍為感受一下住院者的感受
出生至今, 記憶中從沒試過住院, 除了出生那時
如今我的工作地方又在醫院, 看著看著這許許多多的病人, 也是一種感受

醫院這個地方真是「一日歷盡生老病死, 半天嘗透喜怒哀樂」, 而醫生就是穿梭其中的人
佛陀說的人生四個階段, 生老病死, 醫院裡每天都發生, 孩子出生, 年青的, 年老的, 大病小病的, 最後不過也是一個死人, 可就是有几多個人能看破? 醫生能夠看破生死嗎?醫生好像被奪取了看破的權利, 他們受命對抗「病死」, 面對如斯的壓力, 不是佛陀說看破就看破, 看破了就是接受了, 心裡好過點, 只是在過後不再執迷痛苦
亦因此, 多數的醫護人員都是信仰天主或基督, 這些宗教給予他們力量去對抗生命的無助, 繼續擔任對抗病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