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7, 2008

見龍卸甲 -- 一套很....粗劣的三國電影(二)

再來說說<<見龍卸甲>>

關於子龍

怎麼改, 也不能說他比關羽張飛武功高強吧!一個張飛竟然不夠趙雲打?旗鼓相當已是不當, 還要加上關羽也不夠?我相信要張飛和關羽聯手去對打趙雲?趙雲的武功不能強於張飛, 而且對於張飛的性格而言, 我覺得這不成情理

子龍救阿斗, 我覺得這一場戲非常差
第一, 怎麼子龍這樣藏阿斗呢?一個正常的人也不會這樣背著一個阿斗這樣在戰場上馳騁吧!敵人一箭或一刀過來, 或者子龍一個失蹄跌倒, 背上阿斗不死才怪 (但子龍跌下來後, 背部著地, 阿斗竟然不死....). 或者大家留心看到, 在子龍背部上, 阿斗的頭不斷被搖晃....
第二, 戰場毫不緊湊, 那些戰鬥亂七八糟, 戰士少得可憐, 說怎麼也不成是「百萬軍中藏阿斗」, 子龍的馬像神馬「的盧」, 一下躍到曹操面前, 又出現「的盧」躍溪的場面.....不是看得令人氣憤嗎?


關於曹嬰 / 曹操
雖然曹嬰這個角色是虛構, 但也未免過於拓大吧!
首先, 怎麼曹操會在追殺劉備的時候帶著曹嬰呢?會有這樣帶一位外孫女去追趕一個曹操認為是勁敵的敵人嗎?曹操身邊的武將呢, 一個都不在操曹操身邊保護他, 令到趙雲輕易埋身
到曹嬰與子龍對峙時, 曹嬰不知所謂地帶著一個樂器上戰場. 這個還好, 可就是她無故來一招"四面楚歌", 簡直荒謬至極, 敵人初到陣地, 正係士氣旺盛之時, 來一招四面楚歌有用嗎? 真難得子龍只見她這一招便說曹嬰盡得曹操真傳, 曹操的反應我不理, 但我就早氣得半死, 笑到想死

再說曹嬰跟子龍一戰, 那更是看得令人發瘋的一幕, 怎麼看曹嬰也不會好打吧?就算好打, 也不能與趙雲匹敵吧! 若然子龍受傷, 他得了軍師訓令, 會如此莽然出戰嗎?

對於曹嬰憑什麼成了都督?我就不知了.....

關於諸葛亮
諸葛亮出現在早段時候, 那時已經令人覺得不對勁, 怎麼諸葛亮會是如此一個人獨行呢?作為劉備的軍師, 他輕易奔走於每個戰場去解決困境?
然後北伐的宣言又說得諸葛亮如此退縮, 對趙說些無聊的說話, 但明明北伐是諸葛亮的意思, 卻又令諸葛亮出現矛盾的情緒, 令看的人氣憤
令諸葛亮受制於曹嬰, 將諸葛亮的形象破壞了去抬高曹嬰, 又是一個不妥的做法

後話
我很少會看到一半便想走的戲, 但今套.....

一些影評說, 李仁港這部網絡小說是下三流的三國故事, 我看故事是可以改得好一點, 而電影則是拍得一文不值了, 浪費了演員, 浪費金錢

其實本片用了這麼多的名星做片中一些角色, 有狄龍, 劉松仁, 還有一些韓國名星和內地演員去做, 又出現一些別具心材的場景, 本可以拍得好一點, 但或許是資本或集團的影響, 令到本片一塌糊塗

Saturday, April 26, 2008

見龍卸甲 -- 一套很....粗劣的三國電影(一)

相信這不是一套好評如潮的電影, 每每影評都是劣評. 本來我也不想評評這套電影, 但因為本人不信"且", 走去看劉德華的演出, 可惜是失望非常, 不得以記下這篇文章

關於電影對歷史的失實不符, 姑且不談, 往往創作就是這樣一回事, 但除了這歷事的問題, 故事卻出現了無可挽救的失望

關於電影
電影故事中, 不合理的情節多的是, 但待下一篇文章才去談, 在這篇中, 先談電影

電影中的服裝一定為人咎病, 其實應該是全片都是這樣︰處處都是日式的設計
上至音樂, 下至盔甲, 都是充滿日本味
令人討厭的戰場配樂, 是日本一種戰士出場的音樂, 現在每每在電影中戰事出現時出現
相信看過的人還記得那一幕劉備策封五虎將的令人咋舌搞笑場面, 那簡直是ps <<三國無雙>>的場面, 一幕幕戰場戰鬥的場面, 友人也認得是<<無雙>>版, 導演是中了遊戲的"毒"
那是士兵的服飾和錦旗, 都得和風得很, 連當中一場五虎將安放盔甲的場面也是日本人的做法, 一件件己故虎將的盔甲像日本武士般存放, 實在令人失笑

電影故事急速鬆散, 很快介紹了子龍的出現, 一下直入與maggieq的對決, 對所有人都欠缺的細緻描寫, 唯一做到的是對羅平安的描寫, 而且故事中那些所謂感人的場面簡直令人廢話, 在沒有人物性格描寫的根底下強作感人

羅平安這個角色是編者用來側寫趙雲的(我相信), 不過不知什麼原因, 導演本來拍下一些場面的, 但最後都棄之不用, 反而用羅平安的獨白去交待大部劇情, 令人看得發悶和一頭霧水, 也令電影支離破碎

然後我本身覺得這套電影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要用配音, 怎麼劉德華自己不去配原音呢?我和我的朋友們對此非常反感.........

在第二篇我會分人物去討論

關於歷史不符的評論, 可參考
http://fun.china.com/zh_cn/movie/news/205/20080410/14776895.html

Saturday, April 19, 2008

遲了也要記下來 -- sars 與 4月1

2003年的一場疫戰,為大家帶來對病疫的恐慌, 以至最近流感肆虐,大家也成了驚慌之鳥。不是說這有什麼問題,大家也不過慎而重之,一切小心為上,那怕給人怎麼樣的嘲諷

這固然是驚慌鳥的想法,不過總是給人有點那個的感覺

的確,回想那一年,是令人難受又感動的日子
我們既為病疫帶來恐怖而難受,香港就此經歷了最艱難的一年;但同時亦為香港醫務人員的盡忠職守而驕傲感動,香港人好像體驗了一陣人性善良的一面,如同我們讀<<唐山大地震>>裡相互守助,同心協力的一頁

同年的4月1 日,發生了震動香港的事情︰
影星張國榮墮樓身亡
愚人節愚人︰網上謠傳香港成疫埠

今年大家都悼念張先生,為他的離開再度惋惜懷勉。當然,我也為他的離開而難過,因為他是一位出色的影星︰俊朗的樣子,率真的個性,專業的藝人等等都是令人難忘

但又誰想起那次大家因網絡上的謠言而到超市搶米搶糧的日子?那時大家都怕得瘋了,誤信一名小朋友在網上仿明報的報導,在白晝的時間合演了一個笑話;然後到傍晚時候又來承受哥哥身亡的消息,以至大家還以為是愚人節的餘波,但不幸這反而是一個鐵一般的事實。

不過那年對我,一切所謂的大事都不緊要,因為那年我在考a-level,那天考語文科目,不管早上晚刻發生什麼,我都理不了那麼多,除了要帶口罩考試,我還要管什麼?就好像今天的同學們要考試,管你什麼奧運聖火,阻我考試者都是牛鬼蛇神,全都放在一旁......

Wednesday, April 9, 2008

日影行 -- 小思


從書店買來小思的舊作<<日影行>>, 初版那年不過是我出生的一年
向來都喜歡小思老師的文章, 不是滿口文言, 不是滿口充滿文學氣, 很平易, 很接近我們
這日影行是她大約1970年代去日本的感想和一些隨想

其中也表現出她對日本民族的喜愛和由於侵華而來的仇恨, 但比那份愛恨交纏更令我理解的是她想去忘記仇恨但又不敢忘記的那份矛盾

但更甚的是觀察日本民族而對自己民族的反思

當中的兩篇<<一座記恨館>>和<<兩篇舊報紙>>
告訴我們日本人在記恨, 沒有學得教訓
反而將真相隱瞞

的確, 我們有理由去喜愛日本
但那一份歷史我們又是應該忘記?
但我們又是應該胸襟寬大得去寬恕日本人的罪?

活在這個世界村, 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差異, 之間的仇恨要如何去化解呢?

Friday, April 4, 2008

天水圍的發展 2

關於天水圍的問題, 不知道政府會怎樣著手處理, 還是任由時間的過去, 讓傷口自行的療癒....

不過我自認為, 要解決問題, 不如首先找尋根源, 調查一下天水圍的人口結構, 了解天水圍住著真正的什麼人

利用早前人口普查的資料, 分析天水圍的年齡人口分佈, 男女比例, 職業, 婚姻狀況, 教育水平等等, 提供政府改善天水圍區內問題的參考資料

我自己的觀察所得, 區內的確是新移民家庭比較多, 但這個已是多年前出現的現象
我們再看到深入點, 本來新移民家庭不是什麼問題, 也不是特別批評他們, 但不能忽視的是他們普遍的教育水平, 公德觀念, 道德觀念和處理家庭問題危機能力是比較弱

我不是針對新移民, 而是希望正視問題; 不是說所有新移民都是如此, 只是說普遍性

舉例說最初嫁到香港, 或初移民入香港的新移民, 子女尚幼, 家庭問題大扺源於兩公婆的爭拗, 子女尚未進入反叛期; 新移民的家庭教育多源於母親, 而母親本身也未能做到一個適當的身教, 學校的教育與家庭未能好好配合, 子女變得無所適從, 缺乏關心加上父母親的對罵, 子女有樣學樣, 當街對母親呼喝, 或目無他人; 子女長大, 進入反叛期, 問題加劇; 於是形成青年問題

又例如家庭中的父母親因為教育水平不高, 所以缺乏時間照顧子女; 即使有時間照顧, 也未能也不懂得怎樣去教導子女 (因為他們本身都是非分不清.....); 子女唯人從電視, 網絡, 報章, 以至朋輩學習; 比照從前捱窮捱苦的年代, 因為現今社會的物質誘惑和資訊泛濫, 子女容易變壞; 事實上, 不論有錢人窮人, 香港人或新移民, 同樣面對物質誘惑和資訊泛濫的問題, 所以比較之下, 大家很容易明白問題的所在

大概照這樣的分析, 就知道不只是增加區內就業或加強關懷就能解決問題

反而是應該加強對他們的家庭教育, 政府可增加每個家庭的支援和照顧, 先要協助家庭建立正確的社會觀念; 在這可找一些非矣利的志願機構協助, 這不是隨便舉辦一些關懷大型節目便做好, 而是要務實地滲入家庭裡

增加區內就業, 就如前篇所述, 好好利用已存的工業區; 替他們找到合適工作, 滿足市場和勞動人口需要

以上就是我對改善天水圍的簡單建議, 當然我大概會乏略一些客觀的問題, 但個人認為以上是可先去解決的

以後會再談天水圍的環境發展